分节阅读 301(2/2)
娄景中却好奇的问道:“他自己应该也知道吧,难道没有制服蛊虫的办法”
“蛊虫这种东西一旦进了人体就很难制服了,当时李云英老人也说过,她身上的同命蛊她自己也没法弄出来,更何况现在黄天朗身上的瓶瓶罐罐都碎了,想要临时找到合适的药物那么容易”
正说这话,又是几声惨叫传来,声音越发的凄厉高亢,叫的人浑身发冷。
“那个,我们慢一点吧。”
夏雨欣嗫嚅着小声说道,方石看了她一眼,冲着娄景中点了点头,娄景中会意的放慢了脚步。
惨叫声渐渐的小了,最后完全消失,山谷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夏雨欣重重的呼了口气,站在山坡上回头向这片被人世遗忘的山谷看去,心情非常的复杂,她很想忘记来到这里的不愉快经历,但是又绝不想忘记这一次重要的经历,不过她觉得自己以后怕是都不会再来这里了。
沿着他们之前开出的道路,三人渐渐的远离了这个恐怖的山谷,方石也回头看了一眼,这个山谷里其实还有很多秘密,比如那个山洞的尽头是什么在山洞底下是不是还有一个毒虫的王国之类的,不过现在,这些秘密都已经跟他没有关系了,方石觉得自己的兴致已经尽了,是该离开的时候了。
看了一眼走在自己前面的夏雨欣,方石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幸好,她好好的。
走出山谷不远,娄景中就发现了山坡上黄天朗的尸体,他正准备去看看却被方石叫住了。
“你们在这里等着。我去看看。”
娄景中想了想没有坚持。一个死人确实也没什么好看的。夏雨欣自然更没有兴趣去看死人了,虽然她也有些好奇,被蛊虫咬死的人会是什么样呢
方石去了一会就回来了,仿佛真的是去看了一眼而已,不过夏雨欣和娄景中都不这么认为。
“怎么样”
“死了”
“废话,我自然知道他死了,那你去干什么了”
夏雨欣没好气的问道,方石笑了笑回道:“我去将蛊虫杀死。这种人工驯养的蛊虫一旦适应了环境会很可怕的。”
“哦。”
“他死于心脏衰竭,如果尸检的话应该会得出心血管破裂猝死的结论,没有你想像的那么恐怖。”
“切,你知道我想像什么了”
“你脸上都写着呢”
娄景中赶紧转过脸去,但是他耸动的肩膀却出卖了他,夏雨欣狠狠的瞪了方石一眼,大踏步的向前走去。
三个人都没有提要埋葬黄天朗的事情,在他们看来,黄天朗喂了一辈子虫子,最后葬身虫腹就是最好的下场了。这不正是因果循环么。
李家寨的祠堂正堂里面,一口有些发绿的铜箱子放在正屋中间的一张方桌上。箱子已经打开了,几个老人正在整理箱子里的东西。
老村长站在一旁看着,他看到包裹得好好的防水油布,还有那一封没有拆开的牛皮纸信封,心里对方石的为人赞赏不已。
一个老人将信封递到老村长的手里,老村长毫不迟疑的将信封递给了方石:“方师傅,我眼神不好了,麻烦你给大家念念吧。”
“好”
方石很自然的伸手接过信封,掏出里面的信瓤。
这是一张从小学生的作业本上撕下来的纸张,已经有些发黄了,上面用黑色的蝇头小楷写着密密麻麻的文字。
“李氏列祖,不肖子孙山贵拜上”
李山贵老人在这封信中讲述了自己在李家寨寻找不到合适的传人,不得已收下的黄天朗品性有差,如今终于叛门而逃,李山贵年龄已大,深知自己后继无人,又难以再寻传人,心灰意冷之下,将自己的心得重新书录送回了李家祠堂,留下一份地图,如果将来李家寨能有出色的晚辈,可以根据地图来寻这些珍贵的智慧结晶。
李山贵老人最后写道,如果有李家后人人能寻到这份书信,请带回李家寨焚化于他的坟前,以告慰他泉下之灵。
老村长看得唏嘘不已,当场就要安排人找人来做道场,方石立刻表示愿意亲自来做这个道场,也算是感谢老人的传承之德,老村长高兴的答应了。
准备了一天之后,第三天正好是周日,全村老少一起出动,先是郑重的祭祀了祖先,接着又给李山贵老人做了道场,在他坟前焚化了那一封书信。据李家寨的人们流传,当日在道场进行的时候,忽然来了很多的鸟兽围观,直到道场结束,鸟兽自散,这事一时在十里八乡传为美谈,一些老人们还能记得大巫李山贵,回想当年,一时唏嘘不已。
做完了道场的第二天,方石三人告别了热情的李大爷一家和老村长,离开了李家寨,转道前往青城山,走的那一天,正好是冬至,凌晨降了霜,山野一片银辉。
不久之后,李家寨得了一大笔钱,修葺了李家老寨,在李家祠堂建了一个小型的博物馆,里面放着李家老寨上千年的一些文案,再后来,李家寨成了当地的文物保护单位,又有许多的游客慕名而来,连道路都重新整修了,周围十里八乡也因此受益。
周围的人们都说是李家先辈显灵,护佑子孙万代,还有说是李山贵老人临死前留下了一个神符,李家寨的后人历尽千辛万苦寻到了这个神符,化于李山贵老人坟前,李家寨气运由此大兴,能佐证这一点的就是当日李山贵老人道场进行时百兽围观的盛况。
李山贵这位无颜面见祖宗的大巫,从此成了这一片山区的神话。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六章千古名山
s:感谢康连迪梦岚星一线天大大的慷慨打赏,感谢秦书华gxu大大投出宝贵的月票谢谢您们的支持
青城天下幽。
青城山从东汉时期由天师道鼻祖张陵结茅传道开始,走了一条漫长的路,奇怪的是,如今主掌青城山的却是全真道,这不能说是全真道入侵了,而是全真道在青城山没落的时候白捡了一个便宜。
所以要认真的说起来,如今的青城山道统不过三百多年,而真正有宗可查的不过是两百年左右。
但是,青城山无疑继承了近两千年来传下来的无形资产,号称道教第五洞天,天师洞更是天师道的祖堂,天师道传人必来此拜祭祖堂,比较尴尬的是,这个祖堂如今是全真道碧洞宗代为管着。
碧洞宗发于蓉城老君观,与青羊宫其实是一脉双仙,不过现在双方现在的关系却有些像是竞争关系,都希望成为蜀中的老大,反而老君观渐渐的没落了。
青城山上其实有很多道观,虽然名义上统归青城山碧洞宗管理,其实多各行其是,财政、人事的独立决定着这些宫观不可能完全听从碧洞宗的管理,不过这不重要,云和道人原本也没有要管理他们的意思。
虽然道观林立,但是真正有能耐的修士其实不多,这也是云和道人说青城山只有几十人的根据,这几十人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