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4(2/2)
他反复观察,就想知道一点,陆炳对自己的忠诚到底到了什么地步,直到此刻,他总算放心了,陆炳虽然和李默有师生之谊,但是始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这让嘉靖十分感慨,果然是几十年的老兄弟,比起别人就是要强。
“唉,你起来吧,李默那边朕会让三法司酌情处置的,倒是你,真给朕丢人”
陆炳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嘉靖又咬牙切齿骂了起来,“你是朕的奶哥哥,是朕最信任的人,袁亨算什么东西,一个奴婢而已,也值得给他银子,还一出手就十万两,陆炳,你真是让朕失望,失望透了。”骂完了陆炳,又骂袁亨,“蹬鼻子上脸,不知道的死活的东西,真是狗肉上不了席面,还没怎么样呢,就先张狂起来,什么银子都敢收,看朕不把他皮扒了”
嘉靖痛骂,陆炳心里头暗笑,有了这一顿骂,东厂暂时是折腾不起来了,正好自己能放手去天津开海。
唐毅说的不错,只有利益是实实在在的,他必须替自己,替平湖陆家,和那些强悍的世家大族绑在一起,朝廷之上,不论皇帝还是大臣,都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唯独世家大族能兴旺几百年,陆家也是望族出身,正好趁此机会,一具跻身顶尖豪门,从此之后,就再也不用提心吊胆。
“启奏陛下,臣的那十万两银子,并非给袁公公,而是想给陛下修玉熙宫用。”陆炳说到这里,感叹非常:“臣本以为从此就要回安陆州了,一想到陛下还住在简陋的万寿宫,这心里面就好像刀割一样”
如果袁亨在这,非把陆炳的祖宗都骂活过来,不带这么挖坑的,你丫的太损了,刚刚可不是这么说的
嘉靖不明就里,顺着陆炳的话说道:“的确国事艰难,朕御极三十五年,还从来没有这么难过”
陆炳忙说道:“陛下,千难万难,都在一个字,那就是钱。唐毅提议东南开海,臣以为牵连甚广,还要筹备。但是运河受损,迟迟修复不了,南北漕运受到影响,京城物价飞涨,民生受损,臣是有罪之身,自请去天津,主持海运事宜,请陛下恩准。”
“你要去天津”嘉靖惊问道。
“没错,臣深知陛下洪恩如天,不计较臣的过错,可臣不能原谅自己,求陛下给臣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吧”陆炳说着,砰砰磕头,脑门都红了
在李默下狱的第五天,从宫里传出两道旨意,加陆炳太保太子太保衔,奉命总督天津等处,主持海运。几乎在同时,翰林院侍讲唐毅忠心耿耿,天日可鉴,特赐翰林侍读学士,赐穿麒麟服
第359章京察
人世间就没有知足二字,有人一辈子连举人进士都考不上,按理说考上了进士就该偷着乐了,可是进士之上还有翰林,那进了翰林院就舒服了吗也不见得,有人熬了十年八年,熬干了心血,才勉强冲上去,可是却也胡子一大把,垂垂老矣,时日无多。
官场上总是充满了时不我待的感伤,不过也有例外,就比如咱们的小唐翰林。
当旨意传下来,他升任翰林侍读学士之后,翰林院上上下下都炸窝了。
还没有没天理唐毅刚刚进翰林院几天,就连着两次跃进,先是廷议,升任侍讲,接着更过分,交了个白卷,竟然混成了侍读学,论起地位仅次于翰林学士,是翰林院的第二把手。
比他早一科的进士当中,最厉害的状元陈谨也仅仅是侍读而已,差着两级,曹大章是修撰,至于江一麟和庞远,他们多数刚从庶吉士转正,要从最低级的检讨做起。和唐毅个差距,更是天地云泥。
别说他们,就连嘉靖二十六年的丁未科,比唐毅足足早了九年,能超过唐毅的也只有状元李春芳一人
而且还是因为李默倒台,原本的两个副手严讷和李春芳被一同升任翰林学士。就算这样,京里还不少人暗中鄙夷这二位,说他们是靠着青词起家,只会溜须拍马捧臭脚,根本没有本事。
他们也够冤枉的,比起唐毅,我们都该找块豆腐撞死了,你们还说我们是被超擢,这世上还有没有公平二字啊
别管严讷和李春芳多不愿意,表面上还要满脸赔笑,恭喜唐毅。
“行之兄果然是六首魁元,文曲星下凡,官运亨通,看起来要不了多久就会后来居上,到时候还请行之兄多多提携。”
唐毅谦和一笑,“二位大人,如今李默一党倒台,朝廷空出了不少位置,我看陛下同时提拔你们为翰林学士,才是要超脱苦海,龙飞九天,我可要先恭喜二位啊”
严讷和李春芳听唐毅一说,眼睛都冒光,这小子是不是又得到了内幕消息,难道陛下要提拔我们
见他们想入非非,唐毅就知道这二位多虑了,可又不忍心打扰二位的好兴致,只能说了些他们愿意听的好话。弄得李春芳和严讷诚惶诚恐,情不自禁。
升任翰林学士,那就代表着翰林生涯总算结束了,可以拍着胸脯说再也不用装孙子了,老子就是大爷
严讷和李春芳回到值房,琢磨了半天,唐毅这小子太神了,一个吏部天官活脱脱被他玩死,嘉靖又那么赏识,他说一句,顶得上别人说十句百句,在他们化蛹成蝶,升官发财的关键时刻,绝对不能出差错。
严讷合计了一下,从压箱底找出了一块砚台,上面还有苏东坡的款,至于李春芳,抱了一包李后主的澄心堂,给唐毅送来了。
弄得唐毅这个尴尬啊,你们是上司好不,哪有上级给下级送礼的,还弄得跟跑官似的,我就算有功夫,也不至于为了一个砚台一包纸就去跑啊看来在翰林院待久了,这人的智商就不够用了。
唐毅无奈,不能不回礼,只好说请大家伙吃饭,翰林院上下是摩拳擦掌,等到了傍晚,就准备一起出动,狠吃大户一口。
呼呼啦啦,刚走出门口,迎面黄锦坐着马车,离老远就喊道:“唐学士,陛下召见。”
嘚,唐毅只能苦笑道:“严大人,李大人,实在是抱歉,饭怕是吃不成了。”
这二位异口同声,“见陛下要紧,千万别耽误了”
唐毅坐上了黄锦的马车,风风火火向着西苑奔去。看着远去的背影,半晌严讷苦笑着摇头,“老李啊,人比人气死人啊”
李春芳充满羡慕地点头。
唐毅还不知道,他已经成了所有翰林的偶像,坐在了马车里,唐毅就问道:“黄公公,陛下找我干什么”
“唐兄弟,还能干啥,开海呗”黄锦嬉笑道:“皇爷眼下囊中羞涩,艰难的很。这不,让陆大都督去了天津主持海运,然后就让你下江南,重开市舶司。”
黄锦凑到了唐毅身边,低声说道:“行之兄弟,咱们可是老朋友,你可要给咱家介绍个来钱的路子啊”
唐毅歪了歪头,“我说黄公公,你很缺钱吗”
“缺,缺的厉害啊”黄锦嘴角抽搐,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说:“行之,你可不知道啊,陛下昨天还让我们司礼监的几个捐了银子,一人十万两啊”
黄锦咬着后槽牙,跟割肉似的,原来陆炳给了袁亨十万两银子,说什么是献给嘉靖的。顿时嘉靖心思就活络起来。
他是没钱,可手下这帮家伙有钱啊,尤其是内廷的几个大珰,有多少人争抢着孝敬,家底儿丰厚,简直就是一个个人形钱袋子。
嘉靖兴起之下,给几个人下了命令,让他们每人献十万两银子。嘉靖是典型的只看贼吃肉,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