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9(2/2)
“中玄公,我再请教一个问题,徐阶为何不乘胜追击呢”
这回高拱不用太多的思考,迅速说道:“还是陛下。”
“没错”唐毅道:“徐阶看得明白,他要是贸然出手,逼得严党不得不反击,那时候在陛下面前,失分的就是他了。什么利益也比不过圣眷。”
和唐毅交谈下来,高拱真正冒汗了,这家伙就像是个冷静理智的机器,把朝廷上下的势力,看了一个透。
越是厉害,高拱就越想把他拉到麾下。
“唐大人,你以为裕王该如何选择”高拱字斟句酌地问道。
“中玄公心中有数了,眼前的局,是严党、徐党和陛下的一个平衡,若是出手攻击景王,必然会被严徐两党利用,卷入他们的争斗,就算是王爷,也难以保全自身啊”
吸
高拱的脸色终于变了,以他的才智,不是看不到,只是身为裕王的师父,高拱肩头的担子太重了,他太想击败对手了。以至于失去了理智,误以为眼前是出手的良机。经过唐毅的提醒,他终于清醒过来,严党和徐党都蓄势待发,相比这两头怪物,他和裕王就像是可怜的爬虫,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
可他又十分不甘心,天赐良机,就要放弃吗
“中玄公,历来夺嫡之争,都不是三天两头能结束的。此事已经在陛下的心中留下了一根刺,日积月累,等到足够击败对手的时候,再一股脑抛出来,又何必急于一时呢”
高拱低着头,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还是那句话,道理不难懂,只是心里头总是不安。高拱咧着嘴苦笑了两声,“唐大人,老夫就是这个急脾气,你要是能到殿下这边,替老夫分担重任,一起辅佐殿下,是再合适不过的。”
这位还真是执着,唐毅微微一笑:“中玄公,裕王殿下是陛下的长子,继承皇位,理所应当。我自然是殿下这边的人,只是”唐毅笑道:“让我现在就过去,真的好吗”
这话又让高拱犹豫了,他和唐毅都是少詹事,辅佐太子的官员,要是两个人都跑到裕王手下,岂不是等于宣布裕王就是太子吗
换成别的皇帝或许没事,可嘉靖疑心病太重,引起了他的猜忌,事情就不好办了。
“中玄公,我暂时不宜到殿下的身边,还请您和殿下说明一二,不过中玄公放心,要不了多久,我会帮殿下一个大忙。”唐毅低低声音说道,语气十分坦诚。
高拱眉头深锁,好奇追问道:“多大”
“一锤定音”唐毅笃定道。
屋中又陷入了沉默当中,高拱算是领教了唐毅的厉害,他绝对是顶级的权谋高手,唐毅精通的东西,正是高拱欠缺的,如果有了他的帮忙,裕王等于多了一只翅膀,当然,另一只是高拱自己,这位高大人始终这么自信。
只是光凭着几句话,高拱还是很难确定唐毅的态度,不过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高拱有信心,早晚要把唐毅拉过来。
“唐大人,你点醒了老夫,此恩此德,老夫没齿不忘,唐大人有什么吩咐,只管说,老夫一定帮忙。”
高拱最讨厌这种人情交易,可是为了笼络住唐毅,也顾不得什么原则了。唐毅愣了一下,笑道:“还真有一事要请中玄公帮忙。”
“请讲。”
“我想从江南调一些精兵北上。”
高拱一下子愣了,谁不知道兵部尚书是你的老师,还用得着我吗
许是感到了高拱的疑惑,唐毅叹道:“东南的抗倭已经到了后半段,几十万大军,要么就地解散,要么分散到其他地方。这些年下来,九边积弊丛生,先是仇鸾,接着是杨顺,严党任用一大帮无能的饭桶,边防废弛,俺答年年南下。增加九边防务,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南兵北调是最好的办法,奈何我在东南着墨太多,随便上书会引起猜忌,反而不美。”
高拱略微寻思,也明白了唐毅的想法,早就有人攻击东南是拥兵自重,提前把兵力分散到北方,能舒缓压力,减轻猜忌。
而且早点北上,还能抢占好位置。
别人只看到东南的威风,唐毅却已经为了繁荣过后的落寞铺垫了,当得起“机深智远,狡诈如狐”这八个字。
“唐大人放心,老夫自会安排,只是不知道你想调哪些人马北上”
“戚继光一部,外加五营乡勇,还有在登莱建立一支水师。”
“明白。”
高拱爽快答应,他果然是个雷厉风行的主儿,过了五天,就有一名裕王阵营的御史,上书请求南兵北调,此事嘉靖非常支持,很快就落实下去。
自此之后,高拱在处置了国子监的事务之后,不管多忙,都要到詹事府坐一坐,不为别的,就要和唐毅聊聊天,哪管扯闲篇也甘之如饴。
这一天高拱风风火火跑来,满头的大汗,唐毅笑眯眯把茶水倒上,高拱也不客气,连喝了三杯,才抹了抹嘴说道:“行之,要出大事了”相处下来,两个人明显亲密了很多。
唐毅笑道:“有什么事情,值得高大人如此焦急啊”
“行之,告诉你啊,内阁要补充阁员了。”
“当真”唐毅一下子不淡定了。
高拱擦着汗,说道:“严阁老年纪大了,内阁就两位大学士,也的确少了,前两天严阁老亲自上书,要求递补阁员,陛下也准许了,严党这边要推礼部尚书吴山,徐党么”高拱故意拖长了声音,笑道:“本来是要推兵部尚书唐荆川的,只是前些日子杨顺的案子,荆川先生也背了弹劾,没法参加廷推,除了他之外,怕是没有人的资历能胜过吴山,徐阁老怕是有难题了。”
第512章智者不惑
内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顾问,一般是两到三人,如今内阁只有两位大学士,递补一人,合乎常理,却也牵动各方的神经。
几年前就传出运作赵文华入阁的事情,当时就弄得风波滔天,唐毅也掺和了一脚,还把赵文华给阴死了。
如今再度增加阁员,显然两派都比以前要慎重许多,如果严党能顺利拿下这个名额,就有了下一代的共主,也能打破徐阶的唯一副职的局面,到时候把徐阶赶出内阁,一统朝堂,就有了希望。
相反,徐阶拿到了名额之后,内阁就会变成二比一,而且有了两位年富力强的阁员,严世藩就没法以服侍老父的名义,赖在内阁。
只要把严世藩赶走,只剩下一个老迈昏庸的严嵩,还不是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对严党和徐党来说,这个名额关乎生死。
难怪之前杨顺没有引起波澜呢,敢情两方都把宝押在了下一位阁员上面。
“行之,你觉得谁的胜算更大”高拱道,说句实话,以高拱的特殊位置,他并不在乎谁上位。
别看严世藩和景王一派关系密切,可实际上严嵩却谨守本分,不敢越雷池一步。高拱能顺利升任国子监祭酒,和严嵩徐阶的共同提拔有着莫大的关系。只要干掉景王,不管是严嵩,还是徐阶,谁赢了都要反过头巴结